> 新闻动态 > 行业新闻

东莞房屋安全鉴定公司判明房屋结构性裂缝的受力性质

发布时间:2025-07-30 15:12:38

东莞房屋安全鉴定公司判明房屋结构性裂缝的受力性质,需区分脆性破坏裂缝与塑性破坏裂缝,具体分析如下:

东莞房屋安全鉴定公司

一、结构性裂缝的本质与分类

结构性裂缝由结构应力达到限值、承载力不足引起,是结构破坏的初始特征或强度不足的征兆。根据受力性质和破坏形式,可分为两类:

  1. 脆性破坏裂缝
    • 特点:事先无明显预兆,突然发生,裂缝出现后对结构强度影响极大,是结构破坏的直接征兆。
    • 典型裂缝类型:
      • 受压构件裂缝:包括中心受压、小偏心受压和大偏心受压的压区裂缝,如短柱在竖向荷载下中部出现竖向受压破坏裂缝,混凝土被压碎,柱体失稳。
      • 受弯构件裂缝:受压区裂缝、斜截面裂缝(如梁端部沿斜截面破坏,裂缝与梁中和轴约成45°角)、冲切面裂缝。
      • 后张预应力构件裂缝:端部局压裂缝,因预应力集中导致混凝土局部压碎。
    • 危险性:极高,需立即采取加固措施(如粘贴钢板、碳纤维布)或其他安全措施(如卸载、限制使用)。
  2. 塑性破坏裂缝
    • 特点:事先有明显的变形和裂缝预兆,裂缝发展缓慢,危险性相对较小,可及时采取补救措施。
    • 典型裂缝类型:
      • 受拉构件正截面裂缝:如梁、板底部的垂直裂缝,因混凝土抗拉强度不足导致钢筋受拉,裂缝沿正截面发展。
      • 受弯构件和大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受拉区裂缝:如梁底跨中附近的垂直裂缝,因弯矩作用导致混凝土受拉开裂。
    • 危险性评估:需根据裂缝位置、长度、深度及发展趋势判断。若裂缝已稳定且最大宽度未超过规范容许值(如室内环境裂缝宽度≤0.3mm),可暂不加固,但需定期监测。

二、结构性裂缝的受力性质判别方法

  1. 裂缝位置与形态分析
    • 脆性破坏裂缝:多出现在结构关键受力部位,如梁端、柱头、剪力墙边缘等,裂缝形态规则(如45°斜裂缝、竖向裂缝)且宽度较大。
    • 塑性破坏裂缝:多出现在受拉区,如梁底、板底,裂缝形态不规则且宽度较小,常伴随混凝土剥落、钢筋外露。
  2. 裂缝发展趋势监测
    • 稳定性裂缝:裂缝宽度、长度保持恒定,无扩展迹象,表明结构受力稳定。
    • 活动性裂缝:裂缝宽度、长度随荷载或环境变化(如温度、湿度)而波动,需进一步分析原因。
    • 发展裂缝:裂缝宽度、长度随时间增长,表明结构承载力不足或变形过大,需立即处理。
  3. 辅助检测手段
    • 裂缝计量仪:测量裂缝宽度,评估严重程度。
    • 红外热像仪:检测墙体内部热点,判断是否存在水分进入或结构缺陷。
    • 声波检测:通过敲击墙面或地板,根据声音回响判断内部空隙或损坏情况。
    • 结构复核验算:结合设计图纸和现场检测数据,复核结构承载力是否满足要求。

三、典型案例分析

  1. 某框架结构梁端斜裂缝
    • 现象:梁端部沿斜截面出现45°裂缝,宽度0.5mm,进深达100mm。
    • 原因:腰筋配置不足,支座负筋偏少,导致抗剪承载力不足。
    • 性质:脆性破坏裂缝,需立即加固(如粘贴钢板、增大截面)。
  2. 某楼板底部垂直裂缝
    • 现象:板底跨中出现垂直裂缝,宽度0.2mm,长度未延伸至受压区。
    • 原因:混凝土收缩或超载导致受拉区开裂。
    • 性质:塑性破坏裂缝,若裂缝稳定且未超限,可暂不处理,但需加强监测。
本文章内容由东莞房屋检测公司小编收集整理于网络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如有侵犯到您权益,请联系删除,需要了解更多资讯欢迎关注我们